菜单

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途径。当我们走出社会的时候,需要找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这时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数量很多,知晓用人单位什么时候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对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

 

一、什么是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

 

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法律特征:

 

1、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劳动法》第十条;“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3、劳动法适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包括外资企业)。《劳动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二、用人单位什么时候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按用工时间确定。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实务操作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础的经济关系,它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需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组织性,即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组织的成员;

 

二是从属性,即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劳动;

 

三是有偿性,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劳动须支付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就是说,自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从事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之日起,劳动关系即确立。根据这一规定,判断双方是否存在或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以是否用工为标准,而不是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为标准。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但还没有实际用工,属于先签订合同后用工的情况的,在实际用工之前双方存在合同关系,但还没有形成劳动关系,不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3、注意事项

 

如何理解“用工之日”呢?用工之日是指用人单位决定招用劳动者后,对劳动者的工作进行安排,包括安排劳动者到工作场地了解熟悉日后工作环境,或者学习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安排劳动者进行岗前培训,或直接安排劳动者进入实际的工作状态等。总之,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工作安排即视为“用工之日”。自该日起,用人单位即与劳动者建立并存在了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种,它具有组织性、从属性以及有偿性。劳动关系也构成了纷乱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果劳动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劳动争议,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关于用人单位什么时候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用工之日起,用人单位变与劳动者建立起了劳动关系。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常青园路8号郦城工作区228
北京沐潼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